灌木,是指那些沒有明顯的主干、呈叢生狀態比較矮小的樹木,矮小而叢生的木本植物。 在園林綠化中代替草坪成為地被覆蓋植物。對大面積的空地,利用小灌木一棵一棵緊密栽植,而后對植株進行修剪,使其平整劃一,也可隨地形起伏跌宕。雖是灌木所栽,但整體組合卻是一片“立體草坪”之效果,成為園林綠化中的背景和底色。
代替草花組合成色塊和各種圖案。一些小灌木的葉、花、果具備不同的色彩,可運用小灌木密集栽植法組合成寓意不同的曲線、色塊、花形等圖案,這些色塊和圖案在園林綠地中或大片草坪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。 花壇滿栽。對一些形狀各異的花壇,采取小灌木密集栽植法進行綠化美化,形成花鏡、花臺,會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。 灌木在園林綠化中,有著不可或缺的地位。綠化道路、公園、小區、河堤等等,只有有綠化的地方,多數都有灌木的應用。
變葉木(學名:Codiaeum variegatum (L.) A. Juss.)亦稱變色月桂,大戟科(Euphorbiaceae)灌木或小喬木。葉革質,色彩鮮艷、光亮。常盆栽,在熱帶為灌叢。葉片含花青素,單色或綠、黃、白、橙、紅、粉紅、大紅及紫等,諸色相雜。中國南部各省區常見栽培。該種是熱帶、亞熱帶地區常見的庭園或公園觀葉植物;易扦插繁殖,園藝品種多。。喜高溫、濕潤和陽光充足的環境,不耐寒。短期在10℃,葉色不鮮艷,出現暗淡,缺乏光澤。溫度在4~5℃時,葉片受凍害,造成大量落葉,甚至全株凍死。土壤以肥沃、保水性強的黏質壤土為宜。盆栽用培養土、腐葉土和粗沙的混合土壤。
鵝掌柴,(Schefflera octophylla (Lour.) Harms),為常綠灌木。果實球形,黑色,直徑約5毫米,有不明顯的棱;宿存花柱很粗短,長1毫米或稍短;柱頭頭狀。花期11~12月,果期12月。葉片可以從煙霧彌漫的空氣中吸收尼古丁和其他有害物質,并通過光合作用將之轉換為無害的植物自有的物質。另外,它每小時能把甲醛濃度降低大約9毫克。
法國冬青是一種很理想的園林綠化樹種,因對煤煙和有毒氣體具有較強的抗性和吸收能力,尤其適合于城市作綠籬或園景叢植。各地庭園有栽培,作綠籬及綠雕,各地庭園有栽培,作綠籬。阻擋塵埃、吸收多種空氣中有害氣體、降低種植環境噪音。法國冬青是重要的園林造景樹種,又因具有耐火、滯塵等特點,故也被應用于防火林帶及廠區綠化。可作森林防火障,木材細軟,做鋤柄等很好。抗有毒氣體。
枸骨(學名:Ilex cornuta)又名貓兒刺、老虎刺等,為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葉形奇特,碧綠光亮,四季常青,入秋后紅果滿枝,經冬不凋,艷麗可愛,是優良的觀葉、觀果樹種,在歐美國家常用于圣誕節的裝飾,故也稱“圣誕樹”。花期4~5月,果期10~12月。骨枝葉稠密,葉形奇特,深綠光亮,入秋紅果累累,經冬不凋,鮮艷美麗,是良好的觀葉、觀果樹種。宜作基礎種植及巖石園材料,也可孤植于花壇中心、對植于前庭、路口,或叢植于草坪邊緣。同時又是很好的綠籬(兼有果籬、刺籬的效果)及盆栽材料,選其老樁制作盆景亦饒有風趣。果枝可供瓶插,經久不凋。
海桐(學名:Pittosporum tobira) ,海桐花屬,常綠灌木或小喬木,高達6米,嫩枝被褐色柔毛,有皮孔。花期3至5月,果熟期9至10月。分布于長江以南濱海各省,內地多為栽培供觀賞;亦見于日本及朝鮮。海桐枝葉繁茂,樹冠球形,下枝覆地;葉色濃綠而又光澤,經冬不凋,初夏花朵清麗芳香,入秋果實開裂露出紅色種子,也頗為美觀。通常可作綠籬栽植,也可孤植,叢植于草叢邊緣、林緣或門旁、列植在路邊。因為有抗海潮及有毒氣體能力,故又為海岸防潮林、防風林及礦區綠化的重要樹種,并宜作城市隔噪聲和防火林帶的下木。
紅花檵木(拉丁學名:Loropetalum chinense var.rubrum),又名:紅繼木、紅梽木、紅桎木、紅檵花、紅梽花、紅桎花、紅花繼木,為金縷梅科、檵木屬檵木的變種,常綠灌木或小喬木。花期4~5月,花期長,約30~40天,國慶節能再次開花。花3~8朵簇生在總梗上呈頂生頭狀花序,紫紅色。果期8月。主要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區、印度北部。花、根、葉可藥用。紅花檵木是特產湖南的珍貴鄉土彩葉觀賞植物,生態適應性強,耐修剪,易造型,廣泛用于色籬、模紋花壇、灌木球、彩葉小喬木、樁景造型、盆景等城市綠化美化。